仁寺洞毫无疑问是韩国的一处象征性地标。这绝不仅仅是因为仁寺洞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韩国传统纪念品商店,更是因为这里任时光流转,依然原封不动的保留着与周围毫不违和又原汁原味的韩国面貌。 仁寺洞自古以来就是艺术家和文人雅士喜爱的地方,就连星巴克咖啡店的店名也用了韩语拼写方式,就这样聚集成了一处饱含着韩国传统文化的商圈。下面就跟随小编的脚步去看一看吧。
1932年
钟路区仁寺洞街34
+82-2-736-2466
明新堂笔房 是出售书法用品“文房四宝”的地方,所以门口悬挂着一只大毛笔。1932年在忠南保宁的砚台工厂开张后,从1987年起到现在,一直守在书画家们乐于光顾的仁寺洞。就连西班牙国王夫妇、荷兰皇室王子和哥斯达黎加总统这样的外国贵宾也曾寻找过明新堂笔房。这里还可以进行篆刻体验和美术字的学习课程,让那些晚一点开始接触书法和篆刻的人也能不急不躁、循序渐进地集中于学习。这间店铺在出售文房四宝的同时,也承担起了传递文字艺术价值的责任。
估计爱书之人来到这儿,都要睁大眼睛徘徊浸泡一整天。满眼的古籍、族谱到学术著作,通往李先生所在位置的通道两边,两排古书籍整齐排列,像是严阵以待的护卫武士。《月印释谱》、《月印千江之曲》、《独立新闻》还有《皇城新报》等熟悉的国宝级、宝物级文化遗产借助通文馆这个窗口,得以重见世间。还有不知道多少无价古籍藏在哪个角落,等待和有缘人相见。各种老书收敛着优雅的香气,被一丝不苟地排列在书架之上。来要上一杯暖暖的咖啡,听一听古书上的故事如何?
1924年
钟路区仁寺洞街32
+82-2-733-4867
它是韩国美术的守护者。自打1924年开业以来,在长达九十三年的时间里,始终做着在国内外普及韩国文化和艺术的事情。就这样, 通仁店 创立了韩国第一个工艺画廊、工艺品店和工艺坊。每一步的尝试背后,都是对通仁精神“让我们所想的、所做的事情成为世界之美的根本和正文化的基础”的忠实实践。李继善代表说通仁店已经成为了古美术和现代工艺相交相融的空间。现代的美术又何尝不是未来的古美术?这也是李代表在守护古文化的同时,不吝现代工艺美术投资的理由。这样的艺术空间不要说在仁寺洞,就算是整个韩国也找不到第二家了。
1986年
首尔钟路区仁寺洞一零街五
+82-2-736-5492
韩国人常说的黄铜碗最上乘的当属“方子”,因为数它的结合力最强,不易碎。全世界拥有这方子技术的,只有韩国和土耳其两个国家。 著名的“Zildjian”公司生产的架子鼓镲,就是使用土耳其的方子技术制作的。Zildjian公司会长曾亲自造访 纳清铜器店 ,对韩国传统的方子技术赞叹不已。听过不少人说担心日常生活中用起来有些不便。不过店人告诉我,其实清洁过程并不复杂 。器皿变色时,用干燥的铁丝球擦几遍,还能发出原来的饱满光泽。
1984年
钟路区仁寺洞街48
+82-507-1448-9289
仁寺洞 假面房 的假面线条非常粗犷,这些形态各异的粗线组合在一起,便是一张笑呵呵的韩国人脸。已经做了35年假面的假面房主人据说当时也是抱着单纯的一个想法:这辈子除了吃饭就是刻假面了。但雕刻假面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轻松。看着简单,但心境稍有变化,手中的刻刀就会连带着面颊或者鼻尖上的线条走偏,失了假面特有的滑稽表情。还有什么假面文化可以涵盖如此丰富的表情?墙上的假面表情个个不同,或哭、或笑、或嗔的模样,分明折射着每个人的七情六欲。要论假面中最为难得的,还是河回假面,因为只有它完好地把八百年前的假面原型传承了下来。一边听着故事,一边端详着这些河回假面,越看越入迷。